5歲成搖錢樹!童星阿嬤「怕她長大不紅」打停止生長劑 堅持嫁人成家「遭遇人生巨變」:給所有人上了一課

我們常說,一個人童年的經歷,往往會影響其一生。不管小時候的境遇是好是壞,都或多或少會左右孩子長大後的心境和人生走向。而孩子能否有個快樂的童年,又是否能健康順利地成長,父母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。最近,我看到了台灣童星紀寶如的故事,深有感觸。希望她的成長經歷能帶給我們家長一些深思。紀寶如,是上個世紀家喻戶曉的童星。

她的父母總共生了7個孩子,1962年出生,和她一起出生的還有一個龍鳳胎的哥哥。在那個封建的時代,「龍鳳胎」里的女孩,是不吉的,她的出生被認為是不祥之兆。

圖片來源:《搜狐網》,下同。

父母不喜歡她,重男輕女的奶奶更罵她是「掃把星」。小時候的紀寶如爹不疼娘不愛,從小隻能被丟給本就不富裕的奶奶。看到同齡的孩子津津有味地吃著棒棒糖,她只能遠遠地看著哭。能吃飽飯就不錯了,那些童年裡幸福的小玩意,於她來說都是遙望而不可及的東西 。然而,誰也想不到,這個大家都嫌棄的「小災星」有一天會搖身變為「小明星」。

紀寶如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在5歲那年。當時,台灣有一個劇組在奶奶家附近招一個會演哭戲的小演員,薪酬不菲。奶奶想到了總哭哭啼啼的紀寶如,於是就帶著她去試試。導演讓要求她10秒鐘落淚,沒想到頗具表演天賦的紀寶如演起哭戲來不僅梨花帶雨,還收放自如,導演一下子就相中了她。從此,5歲的紀寶如順利地走上了螢幕。

小時候的紀寶如不僅長得可愛,嗓音也很甜美。9歲那年,她被邀請演唱影片《萬里尋母》主題曲:「我要你,媽媽,我想你,媽媽……」純凈又稚嫩的聲音能抓住每個觀眾的心,這首歌也成了當年最受歡迎的家庭親情歌曲之一。可愛的外表,動人的演技,再加上甜美的聲音,紀寶如一時名聲大震,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童星。

「成名要趁早」這句話放在任何年代彷彿都是「真理」。70年代的影視圈,小童星稀缺,長得好看又會演戲的小孩更是難得。一時間,紀寶如的戲約、廣告、唱片約紛沓而至,許多演藝公司都願意找紀寶如合作。紀寶如的名氣越來越大,片酬也是越來越高,短短几年,紀寶如就徹底改變了一家人窮苦的現狀。可紀寶如自己卻並不開心,她曾回憶說道:「歌是唱給別人聽的,卻無法安慰自己,我小時候沒有享受到家庭的溫暖。」為什麼這樣說?因為成名後的紀寶如,在父母和奶奶眼中只是一棵搖錢樹。如果只是一棵普通的搖錢樹,紀寶如的童年也只是比別的小孩更辛苦。可愚昧的父母和貪婪的奶奶可不這麼認為。既然當她是搖錢樹,那就把利用價值放到最大。

演戲演到13歲的紀寶如,漸漸地沒那麼火了。畢竟,進入青春期的少女已經逐漸褪去了青澀的模樣,再繼續扮演小孩,觀眾們也不會買賬。並且,從小為了賺更多的錢,她上學時間都用來了演戲,同齡人都在學習的時候,她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。台詞都是姑姑念一句,她跟著念一句。更談不上有什麼演技。就像她自己說的:她哪裡知道什麼演戲的技巧?哭戲都是本色演出,只因為童年的不幸福,太想念爸爸媽媽,才會深情流露,感動觀眾。

可紀寶如的奶奶卻不這麼認為。她不願意放過這個「掙大錢」的孫女,覺得紀寶如不火了的原因是她長大了,而觀眾喜歡的是那個童真稚嫩的紀寶如,是永遠不長大的紀寶如!擔心她失去「可愛」後無戲可拍的奶奶,由此產生了一個改變了紀寶如一生的想法:

不讓她長大!奶奶在和紀寶如父母商議後,將紀寶如強行帶到醫院注射了「抑制生長針」!不僅如此,還被用白布勒緊發育的胸部!

以上圖片源自:由紀寶如親身經歷改編的影片《珍珠人生》

就這樣,年僅13歲的紀寶如,永久地失去了長高長大的權利。雖然她的年齡在一天一天的增長,可身高卻永久地停留在了149cm。在父母和奶奶的「操縱」下,紀寶如一如既往地保持著「童星」的模樣繼續演戲、唱歌。她的身體,成了家人對金錢渴望的犧牲品。這也是後來為什麼眾多台灣媒體會用「悲慘」這一詞來形容她的童年。

紀寶如在日後的訪談節目中說到:看著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們一個個長大成人,自己卻像個小孩子一樣,自己的心裡很不是滋味,特別的自卑,曾多次想要自殺。因為這些事情,也讓自己對父母,對奶奶,對原生家庭痛恨無比。

而童年的境遇,早已為她的未來埋下了伏筆。從小缺少父母疼愛的紀寶如,19歲的時候選擇了比自己大9歲的男人余龍結了婚。雖然遭到了全家的反對,但她還是義無反顧的嫁人了。渴望親情陪伴的她,婚後沒幾年就接二連三的生下了3個孩子。

可童年的經歷讓她根本不懂如何維繫一段感情,經營一個家庭。再後來,丈夫余龍出軌了,沒過多久意外的死於一場火災。紀寶如大受打擊,開始抽煙喝酒,放浪形骸。大兒子因為家庭的變故患上了抑鬱症;二兒子流入不良少年的圈子,吸了毒……

紀寶如的人生高開低走,大家氣憤之餘又替她可惜。如果小時候父母能對她更好一點;如果奶奶沒有強迫她打那些抑制生長的針;如果她能在該上學的年齡多讀一些書;如果……可惜,世上的事情沒有那麼多如果。因為父母的愚昧和奶奶的貪婪,紀寶如葬送了自己最美好的童年。她被家人過早地拉扯進利欲熏心的社會,走上一條本不該她走的道路。法國思想家盧梭在《愛彌兒·教育論》里這樣寫到:

「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一個兒童的樣子。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,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,他們長得既不豐滿,也不甜美。」紀寶如就如同一顆早熟的果實,還未真正長大,就賠上了一生。最後紀寶如成為基督徒。紀寶如在信仰中漸漸改掉逞強、好勇的習性,而開始喜歡聽別人的想法與意見;大兒子余彥璋在經過每天禱告後,躁鬱症痊癒,出院上班養家。

資料來源:《搜狐網》

Click to show more